close
來美國念書後,因為是向銀行貸款繳學費,雖然家人有贊助生活費,每個月預算還是很緊,於是我開始記帳。

畢業後,學生貸款跟著來,生活不像在台灣上班時,吃家裡住家裡,怎麼花也不容易超支的時代。很多人以為在美國薪水高,殊不知消費更高。要是沒有高額學生貸款要付,當年不見得這麼容易放棄去大陸工作的計畫,被媽媽說服決定留在美國。(我承認大陸的黑心豆腐、黑心雞蛋跟黑心衛生棉也對我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紐約是個錢坑。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我比較沾不上賺錢的錢坑,但是花錢的錢坑可是粘我粘的很緊:

住在紐約市Queens,所以除了聯邦稅、紐約州稅、還多了一個紐約市稅(註二);又因為我27歲才開始在美國上班,跟其他22歲就開始工作的美國人比起來,401K的個人退休年金整整少存了5年,於是又得計畫多存一點。Queens雖然租屋比Manhattan便宜一些,但是整體而言是空間增大卻不是房租減半。每個月薪水發下來,繳稅、存退休年金、繳房租,還學生貸款之後,我只剩稅前約20%的餘錢。原本以為開始上班就可以遠離錙銖必較的記帳生涯,不用看存款簿也知道不可能。

記帳重要,但是怎麼記呢?原本我用老方法,每筆支出在支票簿上詳細記載。但是我的商務旅行多,身上也會同時有公款跟私款,以往cash base(以現金進出往來為基準)的記帳法,因為要公私款分開,開始不好用。我試過Quicken(註一),可以把所有信用卡的支出跟銀行往來紀錄直接匯入追蹤。既然買了軟體就想用到所有簡介上面的美麗報表,但卻發現我每一兩週要花好幾小時,點選每一筆帳的支出科目,從2.99買的牙刷記到$400公司付的機票,萬一那天去藥局買了隱形眼鏡藥水,洋芋片一包加上燈泡兩個,我還得拆帳:因為有設定醫療帳戶(Health Reimbursement Account),隱形藥水要歸入可抵扣收入的醫藥費用,洋芋片得歸到菜錢,燈泡則是家庭維護或雜支。就這樣每一兩個星期花很多時間匯入交易資料跟將收入歸類一次的結果就是發現超支時往往已經無力回天。

花了很多時間記帳,卻沒有得到效益,沒有達到我期望藉記帳了解自己支出狀況來調節的目的。

於是我開始用簡單的新方法,使用會計與金融管理上常常使用的Budget to Actual Analysis來記帳。


(註一): Quicken是美國Intuit出的記帳軟體,跟Microsoft出的Money是市場上兩大收支規劃軟體。看過amazon.com的使用者心得就知道,兩個都不是很好用!
(註二): 紐約市稅是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lvertab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